企業孵化器發源于美國,最早用于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業,以及振興區域經濟。中國本土的企業孵化器則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經過20年的發展,孵化能力不斷增強,并不再局限于高新技術產業,在不同的行業領域不斷細分。
教育孵化器起步更晚,其早期的運作形態以各地的教育廣場為代表,多體現為在規劃區域內集中多業態的教育、文化、藝術、體育科技等優質資源教育資源,以教育復合體的形式綜合滿足學生、家長的教育需求,形成一站式的學習平臺。早期1.0版的教育廣場多以提供場地為主,依靠機構的聚集效應,形成產業勢能,但不同機構之間橫向仍未打通。
2.0版的教育廣場則不再定位為“二房東”,而是通過整合服務和資源,讓廣場內的各類教育機構實現統一管理,以教育復合體的形式綜合滿足學生、家長的教育需求,形成一站式的學習平臺,實現孵化器平臺本身的品牌化和品質化。
以位于山東青島的樂文匯品牌教育廣場為例,廣場總營業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投資超過5000萬元,配備有50多間專業教室、超大多功能早教教室,以及音響劇場、錄音級別隔音琴房、專業聲學級別合唱排練房等一流教學設施,吸引了青島十余家市級協會、數十家品牌教育機構入駐,涵蓋聲樂、器樂、美術、圍棋、國象、早教、外語、跆拳道、高考、藝術托管、老年大學等各類教學項目。教育孵化器本身,也成為了可加盟、可整體復制到其他城市的獨立品牌。
3.0版的教育孵化器則顛覆了教育廣場面向終端客戶、以提供場地、服務為主的孵化模式,直接聚焦教育產品本身。國內定位于專業素質教育研究和項目孵化平臺的君學教育產業研究院,即是采用了這樣的孵化模式,從全球各國家和地區的素質教育項目中篩選出精品項目進行扶持,為項目提供管理、運營、營銷等全方位的運營支援,直到項目能夠實現良性的獨立運營。在孵化過程中,孵化團隊直接幫助項目團隊梳理出后期市場運營中所涉及到的課程銜接、產品設計、市場策劃、教學培訓、團隊訓練等售后服務流程,并整體輸出到購買了項目的授權機構中,讓機構順利實現轉型盈利,扶持項目獲得第一批忠誠樣板校。
教育孵化器進入3.0時代,關注點也從C端用戶逐漸轉移到項目生發本身。通過孵化優質項目,推廣至B端,最終作用于C端,將成為教育孵化器未來的發展方向。